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助力中小企业智能家居产业发展注重细节提升物品智能化水平

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智慧家庭产业论坛上,小李(化名)站在展台前,面对同行们,他不禁感叹:“我们新产品出货量虽然不足几百台,但也算是迈出了智能家居行业的大门。”他的公司最近才刚刚进入这个市场热点领域,而他们的产品创新性强,定位明确,但销售仍旧遇到瓶颈。相比之下,老张(同为化名)的公司则显得更加自信,他们已经与联想合作,将产品推入了实体店,这让小李羡慕不已。

随着智能家庭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厂家纷纷布局这片蓝海,而中小企业也看到了机遇。尽管电商渠道和社会渠道是两种主要销售途径,但中小企业缺乏自主电商平台,更难以建立自己的社交渠道,因此必须寻找大企业的合作机会,就像老张所说的那样。

然而,与大厂家的合作并非易事,因为它们需要被选中。在论坛上,老张提到:“我们是联想某个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对其贡献了较大的销售额。”这表明,只有具备一定规模和价值的大型企业才能吸引其他公司加入其智能家居业务。这意味着中小企业必须提供足够多销量,同时保证产品创新,为大厂家带来竞争力。而目前,大厂家的创新能力似乎略显不足,它们正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扩展自己的智能家居市场份额。

物联网技术日益成熟,智能家居成为众多科技巨头争夺战场。互联网巨头如小米、乐视、百度先后推出了电视盒子、路由器等硬件设备;而苏宁、京东则利用自身电商平台深入该领域。而传统家电制造商,如海尔,则从电视、高温烤箱等方面进行扩展,并开发专属应用软件,以构建独特的U+模式。

尽管外界看似热闹,一探究竟发现创新的短缺。一方面,是由于早期推出的智能电视盒子和路由器出现了同质化问题;另一方面,即便是在试水阶段,如高温烤箱和空调等,也未必能立即普及开来。

相对于那些大厂来说,中小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可以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并进行创新。尽管各行各业的大型公司都先后踏入这一领域,看似留给他们的小空间有限,但是由于其渗透力强——将注意力集中于细分市场,小李所在的小微企业可以找到突破口,比如针对特殊人群设计的人工监测系统或健康护理设备。不过,这些细分市场也带来了局限性——短期内难以盈利,这恰恰也是它们能够接受但大型企业却不屑一顾的地方,从而为这些初创者提供了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