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官网深入解析创新发展普惠金融(财经眼·走进金融改革试验区),揭示其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地采访,记者发现,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的普惠金融改革试点地区,不仅提升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还激发了当地经济增长。
在四川彭州敖平镇鹤泉村,村民陈智刚以中药材种植为主业,他通过“农贷通”平台获得了2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这一数字化平台是成都出台《关于建立“农贷通”平台促进现代农业与现代金融有机融合的试行意见》的结果。该方案提出要提升“农贷通”数字化平台运用实效,并且得到了四川省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营管部负责人介绍,“农贷通”平台始终坚持“政府+市场”的工作思路,从设计到搭建,都注重完善组织体系和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数据显示,“农贸通”平台入驻77家金融机构,发布712个产品,累计放款590.65亿元,这些成果都是顶层设计带来的。
王及明所在台州市亿亨果蔬有限公司,也从中受益匪浅。他透露,由于综合评估公司情况、主要负责人的资产和信用等因素,该公司得以获得500万元的信贷。这一模式创新,不仅提高了授信额度,而且增加了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的愿意性。
福建宁德则创设“海上信用渔区”,为养殖户补齐信用短板;而台州则推动小微金融“由小至微及末”发展。各试点地区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开发出了符合本地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如霞浦县创建了6个“海上信用渔区”,使养殖户能够更容易获得信贷。此外,在宁德,一项名为“海上信用渔区”的项目,为养殖户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途径,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业务并扩大生产规模。
这些实践不仅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还有效降低了风险分担。在未来,对于如何进一步优化这套系统,以及如何将这些经验转移到其他区域,将成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