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智慧家庭产业论坛的展示大厅里,中小企业代表小李(化名)面对同行时满是不满:“我们新产品虽然创新突出,但销路依然堪忧,一月份的出货量才几百台。”他向旁边的老张(同为化名)抱怨。老张正自豪地介绍着自己的公司如何早已与联想合作进入实体店渠道,小李却羡慕不已。
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迅速发展,大厂家纷纷布局,但中小企业也看到了机遇。他们通过发布各种新品来参与竞争,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电商和社会渠道。但是,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自主成功的电商平台,以及无法自己开设社会销售渠道,因此必须寻求与大厂家的合作。
这并非易事,因为中小企业要想获得大厂家的支持,还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比如能够带来显著的销售额和符合大厂家的“利益”。首先,这意味着产品必须有足够大的市场潜力;其次,它们还需具备足够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在这个火热而充斥了众多竞争者的市场环境下,大型制造商正在为自己的智能家居业务布局,而这些公司对于能提供新的血液、活跃其渠道的大型合作伙伴来说,是极度珍贵且稀有的资源。
然而,在物联网不断发展、智能家居行业蓬勃兴起的情况下,大型互联网公司,如小米、乐视和百度,以电视盒子、智能路由器等硬件作为入门点开始逐步涉足这一领域。而传统家电制造商,如海尔,则通过推出一系列具有独特功能但价格合理的产品,试图在这个市场上找到属于它们的地位。
尽管外界看似只剩下一些巨头占据了整个行业的大部分空间,但实际上,随着细分市场日渐凸显,对于那些能深入理解并专注于特定需求群体的小型创新者而言,这仍旧是一个广阔天地。例如,无论是针对母婴用户开发的一些特殊监测设备还是针对老年人设计的一些健康护理解决方案,都存在巨大的潜力,只是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可能会面临挑战。不过,这恰恰成为了中小企业所拥有的优势——灵活性和创新的能力,让它们能够迅速适应变化,并从这种快速变化中学到经验,从而更好地准备迎接未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