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超越英特尔的领先地位犹如一艘航向远方的巨轮而其经济优势则是这艘船上的强劲风帆确保了在半导体芯片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政府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未来感到极度焦虑。媒体上充斥着美国在芯片制造方面落后于台积电以及失去了生产尖端芯片能力的报道。这种焦虑一方面源于与中国竞争的地缘担忧,另一方面是美国似乎真的失去了生产芯片的能力。

D2D咨询创始人Jonathan Goldberg认为,这个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而非技术问题。也就是说,当下的英特尔仍具备生产尖端芯片的能力,只是从经济角度看,这门生意并不划算。英特尔在芯片制造领域拥有最好的设备并且积累了深度的行业认知,只是他们无法以盈利的方式生产18A、3nm芯片。

现阶段,美国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是,如果因为爆发军事冲突却无法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而台积电停止为美国生产芯片,或将直接威胁,对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此时英特尔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恢复自主生产芯片的能力?假设政府愿意投入足够的资金,则生产流程会迅速恢复。

因为恢复生产的早期阶段,英特尔的良品率将非常低,而政府如果能弥补这一部分损失,以固定的价格购买只有5%-10%良品率的晶圆,就可以让英特尔有“喘息”的机会,以此进行工艺优化。在半导体行业,产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只要能承受住生产大量不良晶圆成本,就可以获得足够经验优化工艺,以此提高良品率。

台积电崛起叙事中,有两个常被忽视原因,一是新台币带来的间接补贴。一段时间内美元大幅升值,就意味着新台币购买力会相应下降。这为台积电提供了一笔巨大的、间接补贴,他们可以支付员工具有竞争力的工资,但实际上远低于美国同行薪水。这折扣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为打造庞大的人才库提供了优势。

了解台积電如何取得成就很重要,它们管理层高明之处,在於將貨幣優勢投入到人才團隊建設中,而不是將其浪費在與核心業務無關的一些收購上。這就引發一個問題,即面對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其他廠商怎麼才能赢?

美國政府完全了解新臺幣影響,但一直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干預參與半導體產業競爭需要外部資金支持,对於Intel而言,让政府出手干预在这个阶段非常重要。采用更符合市場化競爭規則的手段,即吸引外部投資,也是一种可能。但越來越多的声音呼吁美國政府通过補貼方式来“拯救”Intel。而三星晶圆厂则选择把这笔意外之财用放在其他地方,从短期来看,他们可能需要更多财团支持。而韩国财团对于扶持晶圆厂兴趣有多高,我们不得而知,因为现阶段内存业务对整个三星集团来说更为重要。

标签: 机器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