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里,美国政府对本土是否仍能生产高端芯片深感忧虑。媒体上充斥着美国在芯片制造领域落后于台积电以及失去生产尖端芯片能力的报道,这种焦虑源于地缘竞争与经济担忧。
D2D咨询创始人Jonathan Goldberg认为,英特尔之所以不再主导芯片市场,是因为从经济角度看,不再是盈利的生意。尽管英特尔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和深厚的行业经验,但无法以盈利方式生产18A或3nm级别的芯片。
目前,美国面临的问题是,如果因军事冲突而无法自主生产尖端芯片,并且台积电停止为美国提供服务,将会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因此,英特尔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自主生产能力?如果政府愿意投入足够资金,则恢复过程将迅速进行,即便初期良品率低,也可以通过固定价格购买部分良品晶圆来支持其“喘息”阶段,以此优化工艺。
半导体行业产量解决了许多问题,只要承受大量不良晶圆成本,就能获得足够经验来提升工艺并提高良品率。台积电崛起的故事是,它错过了移动市场机遇,而成为手机代工厂首选,使其产量大幅增长。此外,其迭代速度超越其他厂商,由于新台币带来的间接补贴,以及资本及技术原始积累。
新台币虽然表面自由浮动,但实际上与美元挂钩,使得新台币相对于美元购买力下降。这为台积电提供了一个巨大的、间接补贴,让他们可以支付具有竞争力的员工薪资,但远低于同行。在出口产品时,这样的折扣让它们有更有性价比的价格。但这些优势被用来打造庞大的人才库,而不是浪费在无关核心业务的一些收购上。
了解如何取得成就至关重要,因为管理层将货币优势投入人才团队建设中,而不是浪费在非核心业务收购上。这引发了一個問題:面對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其他廠商又該怎麼做?
美國政府完全理解到貨幣影響但一直未採取任何行動干預。而參與晶圓產業競爭需要外部資金支持,对於Intel來說讓政府出手干預非常重要。如果采用更多商业化解决方案,比如吸引外部投資,那么这是一种更符合市場化竞争规则的手段。但越來越多的声音呼吁美國政府通過補貼方式來「拯救」Intel。
三星則選擇將這筆意外之財用在其他地方,因為類似的原因韓元的地位實際上與新臺幣無異,但是三星卻選擇把這筆補助用於內存業務,因為現階段內存業務對整個三星集團而言更為重要。不過,這也可能威脅到晶圓廠所需的大量資金投入,最终導致財團決定專注於內存業務。
顯然,无论是Intel还是Samsung都需要外界支持才能繼續參與這場競爭。本文由雷峰網(公眾號:雷峰網)編譯自:https://www.techspot.com/news/105432-intel-vs-tsmc-why-economic-factors-not-tec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