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陈建文:在党的十二大报告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其实是小数据,而完美的大数据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作为一名学者和创业者,我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并非仅仅依赖于关键性技术的突破,而是人类对未来的向往所推动。在未来的100年,技术将不断演进,而这种向往将继续驱动我们追求更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应用。
我最近参加了一次AI学术会议,在那里,一位参会者提到了比尔·盖茨曾经讲述的未来场景,那时看起来像科幻片,但现在已经成为现实。这种从科幻到现实的转变正反映了人类对于技术进步的一种渴望。我认为,这种渴望不仅推动了AI领域的发展,也促使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这些都属于人工智能范畴。
视频直播技术目前只是虚拟现实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它们共同构成了AI视觉应用场景和用户接口。这也是为什么Facebook扎克伯格认为VR应用需要十年以上时间才能普及。未来,我们可能会见证更多令人惊叹的科技创新,比如全息直播,这些都将进一步缩小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差距。
在家庭生活中的智能化产品方面,我一直持积极态度。我相信,随着算法、环境等因素的不断改善,智能家居、智能音箱等产品必然会成为家居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汽车一样,从最初不可思议到现在家里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几辆车一样。这些产品可能不会保持当前形态,它们可能以更加多样化和个人化的方式出现,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即使是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工具,最终目的也应该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比如帮助盲人看到路或快速找到东西。因此,无论是在教育、医疗还是日常生活中,AI应该被视为工具而不是玩具,以确保其最大效益地服务于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