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跨国外企的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奇遇

在1984年,美国康乃迪克州哈特佛市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标志着全球智能家居行业的起步。90年代初,这一概念传入中国,当时只有少数国外品牌和代理商在销售智能家居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客户。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概念在中国大行其道,对智能家居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探索这一市场,我们采访了罗格朗集团在中国的一家分公司——深圳市视得安罗格朗电子有限公司的战略市场总监王凤。他从一家跨国百年外企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情况。

法国罗格朗集团成立于1860年,是资历老到的企业之一。在1948年,它们通过BTicino品牌进入了智能家居领域,而现在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2004年至2005年间,罗格朗正式引进BTicino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在国内设立了一系列实体公司,其中包括楼宇对讲、视频监控等产品线。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趋势性强的行业,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差距。王凤指出:“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智能家居是个热门话题,但实际销售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尽管如此,他也承认国内需求巨大,有时候甚至超过了国外研发速度能追上的水平。这导致了一种矛盾:新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非常快,而视得安罗格朗等企业则需要更长时间进行质量检验和生产周期管理。

面对这一挑战,王凤提出了两方面策略:“一方面,我们增加本地化生产,以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将国内市场反馈给欧洲总部,以加速他们开发新产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跨国百年的外企,如罗格朗,不仅要应对自身业务拓展所带来的挑战,还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环境。而对于像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这样的教育机构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成功案例来培养更多懂得如何利用科技创新发展未来产业的人才,从而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标签: 智能装备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