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至2017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的总投资超过了2000亿人民币,这一波长达20年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系统集成商在资本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增长,许多企业的年度营收规模达到或超过20亿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17年底,当市场进入盘点时刻,我国智能交通和平安城市项目仍然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据统计,在这一年中,有10个市级以上城市智能交通项目实现了过亿人民币的规模,其中有8个项目已经发布了中标公告信息,其合计中标金额约为17.2亿人民币。相比之下,2016年的同期共有17个过亿项目,其中10个项目已经完成中标,合计金额约为17.62亿人民币。这表明,在过去的一年里,这类高价值工程的合同额增加了2.4%。
在这些过亿中的最大单笔合同是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获得的大型深圳交通违法及事故检测项目,以6.03亿元作为合作金額;其次是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2.8亿元成功投得安徽利辛县视频数据平台及智能交通系统二期建设工程,该工程涉及到两大方向:智能交通和平安城市建设;接下来排行的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德阳分公司凭借1.69亿元获得德阳市城市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合同;第四位的是银江股份有限公司,以近似1.53亿元拿下世行焦作市智慧交工项。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一个内蒙古赤峰市关于“PPP模式下的停车系统建设”计划,每期投资分别为1.5与8.5亿元,对应于路内停车管理系统与立体停车泊位建造,由中兴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第一阶段,并计划第二阶段进行扩展。此外,还有来自河南、四川各两个省份共计11个这样的超百万级别的小区自动化改造案例。
此外,一些其他重要参与者也表现出色,如阿里云通过1,200万元人民币赢得杭州市余杭区建立“数据大脑”的方案之一。
总结来说,虽然具体细节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但这段历史提供了一种深入了解我国如何在不同政策背景下逐步推进城乡规划、公共安全监控以及基础设施升级等方面发展潜力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