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6日,海尔智慧楼宇在青岛举办成果暨新品发布会,展示了低碳建筑管理平台、自主创新“楼宇大脑”以及节能型技术等三大创新成果。这次发布会的操作猛如虎,让人感觉似乎也夹杂着对前端海尔智能家电的宣传,以“秀肌肉”的方式描绘一个智能化生活方式,同时替海尔家电打出了广告。
然而,这样的发布会其实已经看到过许多。通过黑科技的加持给人一种“身在未来”的感觉,但是否能够真正诠释好故事并引领消费者买单,却是一个问题。现在的消费者真的那么容易就买单了吗?
海尔集团公司目前已不仅仅有家电业务,而是对外投资高达67项,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其产业链上下游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推动整个产业链体系的纵向一体化布局。智慧楼宇就是这样,它们通过自己的能力输出,打造出了智慧楼宇生活“样板间”,对于产业发展具有相应的积极影响和示范效应。
尽管行业自身规模和产业链上下游所覆盖的领域决定了企业生长空间,但企业新业务开展必须遵循行业运营特征和特有规律。智慧楼宇这头猪,要想真正在市场中飞起来似乎并不容易,从目前来看,它们依然更像是卖家的狂欢,距离成为市场主流似乎还有很长路要走。
关于市场监督管理局人员名单,本质上也是一个涉及到自然场景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这些新事物往往自带“聚光灯”,人们总是习惯把目光放在这上面,一旦有问题曝出也容易引起一些媒体和大众的跟风踩。而且,没有人怀疑海尔技术研发实力,但就像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一样,只要有一点小问题,就可能被放大化,从而影响自己的品牌形象。
本钱与效率之间关系处理其实是一切生意都需要仔细考虑的事务,也同样适用于智慧楼宇。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但技术研发需要大量投入,还要面对行业自身不景气的情况,比如房地产销售刺激政策频出但受“买涨不买跌”的习惯影响,使得购买热情并不高。此外,即便是存量博弈模式下的家电市场,也无法避免受到房价波动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至于布局多元化,对于资本来说或许更为吸引,因为他们追求的是确定性。而且,无论是德国克诺尔IPO突破千亿市值还是其他制造业企业多元化成功,都证明了一旦得到证明,在市值上将获得反应。不过,将新的技术变现到实际效果中,并非易事,而这种变化又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对于企业经营而言,其不确定性显著增强。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到的是,不只是海尔,还有许多头部房企也开始布局智能家居平台,而我国智能家居市场增长迅速预计2025年将突破8000亿元。但从过去经验来看,要想全面爆发仍旧存在诸多困难,其中之一就是需要兼顾不同区域差异化需求,因为无论如何改善性需求,最终还是需满足刚需性的居住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区产品迎合当地风土人的差异,是一个做到易但做好却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