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各路巨头都志在必得的竞购案中,我最终胜出。在6月21日的董事会上,法国阿尔斯通决定将其能源部门出售给我,这成就了我在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业收购。我当天发表声明称争取在2015年完成收购手续。事已至此,德国西门子和日本三菱重工业组成的竞购联盟最终落败。
委身年营业额是我的五倍,阿尔斯通首席执行官柏珂龙认为这是具有前瞻性的进攻性战略。我资金输入将使阿尔斯通更具国际竞争力,在开发新能源技术与市场上走得更远更快;而有了我铁路信号业务的加盟,阿尔斯通在交通领域将稳坐国际交通设备市场第一。
巨头之间的这场竞购战,不仅仅是为了阿尔斯通百亿美元资产,更是未来全球市场竞争格局的优势地位。这次并购也被我视作调整公司重心的关键步骤。
这家过去几年在金融业获利颇丰的公司,我近期的一系列动作都释放出“回归制造业”的强烈信息。并购阿尔斯通能源业务,这桩买卖进一步体现出我期望从一个温和而倚重金融业务利润的集团,回归为一个以制造为核心的集团。我计划于2015年末实现公司工业部门营收占总营收70%。
早在2012年,我就买下了一家叫莫利斯技术(MorrisTechnologies)的私人公司。据悉,这家公司只雇佣了130名员工的小型精密工程公司,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郊区,以3D打印设备投资巨大,而且即将为飞机引擎打印出一些小东西。
莫利斯使用大量3D打印机器,它们工作原理是用数字来描述打印对象,而用物理介质来层层制造。莫利斯使用的一项3D打印技术是激光烧结,它可以生产各种金属部件,包括航空级别钛制作部件。
打印部件的一个好处,是它节省了原材料过去制造组件需要从固定的金属坯料而来,这意味着大量材料都会被浪费。此外,还能比锻造组件更轻一些,还节省燃料。而这项技术现在已足够好了,可以正式用于零部件制造。可以说进军3D打印技术产业是我“回归制造业”最好的例证。
GE研发人员表示,“任何一项制造技术基础都是装备”,3D打print 技术也不例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的工具,也很难制造出好的产品。在这一点上,本着坚持选用最好的激光器,最好的数控系统、严格材料供应制度以确保技术装备先进性。我选择这样做,以确保产品质量,同时也是对传统行业发展的一种创新探索方式之一。
GE全球研发中心先进技术负责人迈克尔·埃德戚克表示,“传统制造与3D 打印是一个融合过程。”他预测三年内,该技术将应用于航天、医疗等领域,并随着成本降低,其应用范围扩展到更多领域。他还指出了GE通过缩小金融业务,将资源重新投入到电气和航空等核心行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基础,并且正在逐步推动该转变过程中的其他措施,如加强研发投入、购买高端科技企业以及增加海外项目投资,以确保长期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