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光代表以大模型为舵船引领北京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向前航行的智慧风帆促进智能仪表资讯时代的到来

在北京市十六届二次会议期间,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有幸采访了北京市代表、民建海淀区委主委、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晓光。赵晓光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促进北京智能仪器仪表产业的创新发展。

首先,赵晓光强调了算力和发展方向的重要性。他指出,加强算力的建设和明确产业方向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在先进制造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方面,全球尚未找到有效方法,但他相信,在北京坚实的基础上,我们能够率先破题。

赵晓光提交了两份建议:《关于“以大模型落地应用促进北京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以及《关于“增强青少年健康素质,引导体育健康消费”的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取得显著成就,但仍然依赖于高端技术产品的进口,这是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赵晓光提出了几个策略。他认为,要创新技术和产品,并提供试错机会,同时支持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打造智能仪器制造产业集群,并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以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此外,他还提出了优化支持政策,以及鼓励京津冀地区企业参与大模型开发与落地应用工作,以形成区域性的优势。

总之,大模型落地应用为北京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而通过这些策略,可以进一步推动该行业的创新发展,为实现自主可控能力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