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能交通网助力城市和平安项目持续增长居民生活受益显著

自2010年至2017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的总投资超过了2000亿。对于系统集成商而言,这20年的爆发式发展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增长。一大批集成商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年度营收规模达到20+亿。

到了2017年,随着市场盘点的到来,我们发现智能交通和平安城市项目仍在保持增长态势。在这一年中,共有10个亿元级别的项目,其中已公布中标信息的有8个,其余2个正在筹备过程中。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6年的过亿项目共有17项,而在2017年这个数字下降到10项,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体市场萎缩。相反,由于每一项过亿项目的平均投资额增加,这导致了整个行业的增长率提升。比如说,在视频数据平台及智能交通系统二期项目中,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2.8亿人民币获得合同,这不仅是当时最大的单笔合同,也显示了行业对高端技术解决方案需求日益增强。

除了深圳交通违法及事故检测项目中的6.03亿元外,还有多个接近或超过1亿元的大型工程被列入此类别,如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德阳分公司参与的一些市政基础设施升级计划,以及银江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一些区域性智慧城市建设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内蒙古赤峰,一份名为“赤峰智能停车系统建设PPP”(公共私人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涉及10亿人民币资金,其中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并计划未来5年的第二阶段将再次投入8.5亿。这表明即使在如此庞大的投资背后,也需要精心规划和实施长远战略。

河南和四川分别拥有两项过亿级别的智能交通过案例,而阿里云也凭借其杭州市余杭区城市数据大脑项目,以1.2亿元成为其中之一。此外,“雪亮工程”,一个旨在提升公共安全监控网络效率与覆盖面的国家重点工程,与《十三五》规划要求紧密相关,该规划鼓励各省市开展示范建设工作,以推动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提高。

最后,从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浙江大华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情况可以看出,他们都积极参与并获得了多个重要合同,为其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大型安防设备供应商如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也通过改变策略,将更多资源投向PPP模式下的平安城市建设项目,使其成为业绩增长的一个关键驱动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