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后英特尔何时止跌芯片为何中国难以自制

在2024年9月,英特尔宣布实施一项重组计划,将其旗下的芯片代工业务Intel Foundry剥离。这个决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预示着公司将要面临一段时间内的盈利压力。这次重组是为了削减成本和费用,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率。

然而,这次重组并非没有代价。根据最新报告显示,英特尔第三季度的营收虽然略低于去年同期,但集团总计亏损达到了46亿美元,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更糟糕的是,加上重组和其他方面费用,如裁员15%以上员工、Mobileye部门商誉损失以及投资7nm芯片生产设备等,导致公司亏损逼近170亿美元。

此外,由于Gaudi加速器存货减记3亿美元,以及产品从Gaudi2过渡到Gaudi3所带来的影响,使得销售额预期再度下降。尽管CEO帕特·基辛格表示,他们正在打造一个更加精简且盈利能力强劲的英特尔,但目前看来这一目标仍然遥不可及。

那么,为何中国无法自制这些高端芯片呢?答案可能在于技术壁垒、资本投入和市场控制。在全球范围内,大型科技巨头如英特尔长期占据领先地位,不仅拥有先进的研发能力,也有庞大的资金支持,可以承受长期不赚钱的情况。而对于新兴国家来说,要追赶这样的速度并不容易。

不过,有人认为随着全球供应链中断问题逐渐解决,并且晶圆代工厂建设取得进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新的机会。例如,如果能成功建设一家世界级晶圆厂,每年外部收入达到150亿美元,那么即使短期内还未盈利,这也是一条可行之路。但这需要大量投资和时间。

对于个人电脑制造CPU和GPU业务贡献最多现金流的事业部(CCG),它们至今依旧是公司稳定的现金储备来源。不过,对数据中心GPU业务DCAI而言,还有很远要走,它们实现了33.5亿美元销售额增长,但营业利润仅为3.47亿美元。

尽管如此,一些分析师认为,即便面对当前挑战,英特尔也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够恢复健康增长。此外,与数据中心相关的一些网络交换机业务关闭或出售,以及闪存业务分拆,也让数据中心业务变得更加简单了许多。

随着18A工艺用于未来的Diamond Rapids P-core和Clearwater Forest E-core至强7处理器,该领域应该会有所增长。但如何有效利用这一优势并克服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英国零售巨头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课题。如果他们能成功,那么即使短期内可能遭遇困境,最终也会迎来更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