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技术大揭秘掌握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术语赋能智能制造

在工业领域,专业术语的掌握对于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现场总线技术特点的大揭秘,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如何赋能智能制造。

一、拓扑结构与接线要求

在工业以太网中,通常采用星型或分散星型拓扑结构,这与EIA-485或CAN总线型拓扑有所不同。电缆选择包括屏蔽双绞线(STP)、非屏蔽双绞线(UTP)、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100Mbps速率下,建议使用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而10Mbps时则较为宽松。光纤链接需要一对,常用的多模光纤波长为62.5/125μm或50/125μm。

二、接头与连接规则

RJ-45接头是最常见的双绞线接头,其中两对导体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在MDI定义中,这四个信号分别标识为RD+、RD-、TD+和TD-. 一个通信链路由DTE(数据终端设备,如工作站)和DCE(数据通讯设备,如中继器或交换机)组成。在MDI-X端口上,可以直接连接DTE和DCE,但如果两个都是DTE或者两个都是DCE,则需要使用直通电缆或者集线器提供的上连端口。

三、工业以太网产品设计与适用性

工业以太网产品不仅兼容IEEE802.3标准,还专门针对工业环境进行了设计,以满足高温、高湿、高振动等特殊需求。此外,它们还需考虑易于安装在控制柜内以及电源适配问题,以及符合EMC标准,以抵御干扰并保证网络安全。此外,与商用以太网产品相比,工业以太网产品具有更强大的抗震能力,即使是在恶劣环境下也能正常运行。

四、新速度、新距离:理解共享型以太网限制

共享型以太网中的碰撞域概念决定了网络延伸的极限。在10Mbps速率下,每个网络可以扩展到500米,但超过此范围会导致性能降低。而100Mbps高速网络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只要使用合适的交换机即可实现无限延伸。

五、中继器与交换机:解析关键差异

中继器通过前导码生成、对称幅度补偿等功能来维持信号质量,并且能够隔离故障端口。但是它们无法结束碰撞域,因此不能像交换机那样提高网络性能。相反,交换机通过建立端口地址表来优化数据传输,并且可以级联构建大规模网络,但它可能增加延迟并不是所有情况下的最佳选择。

六,全双工与半双工模式解析

全双工模式允许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从而显著提升带宽利用率,而半双工模式只能选择一种方向进行操作。这意味着全双工对于快速扩展100Mbps以太网至关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设备如中继器并不支持全双工操作,因为它们参与了碰撞域处理过程。如果你想要实现全 双 工,那么必须使用拥有独立发送和接受路径的手动切换变送站(HSSS)或者自动切割变送站(ASCS)。

七、一些额外考量因素

网络规划时,要考虑到每条物理层链路长度上的最大长度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需求选取合适的地位介质。

对于复杂场景,可以考虑将部分节点升级为高性能交换机构造更先进的人人互联互通系统。

最后,在实施任何改进之前,请确保充分测试新配置,以避免潜在的问题影响生产运作流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