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老鱼儿
编辑 | 王方玉
2021年,是无人机与资本市场密切接触的一年。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这是其应用变得更加广泛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无人机不仅在乌克兰上空成批飞翔,用作监控和拍摄使用,更是在资本市场融资,并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无人机行业融资金额超过百亿元人民币,融资千万元以上的无人机企业超过20家,其中,融资过亿的企业超过10家。此外,一些知名公司如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航无人机成功申报了科创板IPO。
政策支持也是推动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民航局发布消息,湖南成为我国首个全域低空飞行试点省份,为全国低空开放提供理论依据。中国无人机会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技术上的提升都有显著增长。
然而,无人的未来并非一片光明。尽管工业级无人机有着广阔的下游应用潜力,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安全问题、人才短缺以及政策限制等。这使得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亏损甚至破产的情况。
研发投入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但高研发并不一定带来高回报,加之周期长,这使得投资者对这一领域持谨慎态度。即便是头部玩家,如纵横股份、观典防务、极飞科技等,也无法避免亏损的问题。
因此,对于想要进入或继续在这场竞争激烈而充满风险的游戏中的公司来说,他们需要小心翼翼地踏出每一步,同时准备好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创新能力和强大的财务支撑,他们很可能会因为错误地预测市场趋势而遭遇重挫。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则需关注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不要被“折翼”的风险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