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青浦工业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晨兴希姆通”的二楼厂房里,一场机器与人类的竞争正在上演——三代共6套机器人线排列在一侧,而往右的大部分区域则是传统的工人流水线。近期,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每套售价为50万元,可以一次性替换32个工位。这些曾经的竞争对手,如国内十大手机通讯制造商,现在已纷纷采纳,这些机器人的交付量和订单量已经突破了50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全厂将实施“机器换人”,有望实现沪上第一家“无人化工厂”的目标。
据晨讯科技集团总裁王祖同介绍,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正面临成本压力。他认为转向智能制造是一个中国制造业必须追求的方向。在晨兴希姆通的一条通讯主板检测线上,手机等移动设备需要进行一系列测试。这里既有工作人员,也有自动执行任务的机器人,它们能像机械手一样,有节奏地完成各项检测任务,每台机器可以替代16名工人。
此外,本月即将推出第4代通信主板自动检测系统,其价格将控制在一年收回成本。此外,还有一些珠三角地区的大型手机制造商已经订购了这款产品,并且正在洽谈更大的合作单子。而该公司旗下的事业部“晨讯智造”最近并购了一家重庆的小型喷涂企业,此举加强了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地位。
根据计划,将来晨兴希姆通二楼车间将完全由无人的自动化系统取代,而一楼贴片车间正安装多道视觉系统和18台自动导引小车,以提高生产效率至少60%的人员岗位将被替换掉。这不仅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也预示着中国手机通讯行业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