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深度解析】不久前,我们专注于探索三星860 PRO的卓越性能,若您尚未浏览此评测,请关注《64层3D MLC 三星860 PRO 512GB SSD评测》以获得详细信息。
在那次回顾中,我们着重介绍了该系列的创新之处——其独特的64层3D NAND技术,这是三星自主研发V-NAND技术的一大成就。这种高效的存储结构使得SSD能够在有限空间内容纳更多die,从而显著提升其容量和性能。
那么,除了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外,三星860 EVO还能为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款产品的神秘面纱。
一、外观与内部构造
三星860 EVO保持了公司SSD产品设计风格的一致性,其包装上以产品型号、M.2接口以及V-NAND技术标识为中心。橙色丝带则明确指示它是一款EVO系列产品,而非PRO系列。而5年质保服务也被置于显眼位置,以增强用户信心。
这个版本配备了多种接口选项:M.2、mSATA和SATA 3.0,但我们的测试样品采用的是M.2接口,以2280规格形式出现。这意味着它适用于多数现代笔记本电脑,并且拥有足够的大容量支持大量文件和程序保存。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M.2插槽存在差异。Socket 2支持SATA和PCI-E 3.0×2通道,而Socket 3则提供PCI-E 3.0×4通道,大幅提升数据传输速度。但即便如此,实际应用中的差距可能并不明显,因为两者的理论带宽相对较近。
对于读者来说,要区分不同类型的插槽非常简单,只需检查金手指上的缺口数量。如果有两个缺口,那么就是Socket 2;如果只有一个缺口,则属于Socket 3。这一点对于选择合适插槽至关重要,因为某些设备可能仅支持其中一种类型。
主控颗粒方面,与高端PRO系列相同,它们均搭载了新一代MJX主控,这是一个全新的设计,它不仅增加对LPDDR4缓存支持,还包括了一些其他改进措施,不过具体细节仍待进一步确认。此外,缓存使用LPDDR4芯片,每个SSD都配备有2048MB(即2GB)的缓冲区来优化性能。
最关键的是闪存颗粒,由三星生产的V-NAND组成,这是目前市场上最高级别可用的NAND闪存技术。在第三代基础上,将堆栈层数从48层提升到了64层,使单颗颗粒达到1TB容量,同时两颗组合可以实现最大容量,即令人瞩目的1280GB(1,280,000,000,000字节)。这一点尤其值得赞赏,因为当前市面上所有基于M.2接口的SSD中,没有任何一个可以超越这个数字,为用户提供极大的灵活性和扩展能力。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写入寿命问题。尽管每个660 PRO具有1200TBW(TeraByte Written),相当于600次全盘写入操作,但由于660 EVO仅半数生命周期,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长期使用时数据安全的问题,对此建议进行定期备份或考虑使用RAID系统以提高整个系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