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在2022年三季度财报中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然而,这份看似完美的成绩单却掩藏着不为人知的隐忧。随着白色家电行业面临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挑战,各大企业如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都在探索不同的路径以解决这一难题。
10月30日晚,格力电器发布了其2022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74.89亿元,同比增长6.77%;净利183亿元,同比增加17%。具体到第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2.66亿元,同比增长11.01%;净利润68.37亿元,同比增长10.5%,相较于美的集团业绩几乎原地踏步,这一成果显得尤为突出。
不过,从根本原因来分析,即使格力电器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位数增长,它仍然没有摆脱地产周期对自身业务影响的情境。这一点与美的集团的情况形成对照,使得人们对于格力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疑问。
答案之一是销售渠道变革。在此期间,由于销售费用下降14.8%,至83.47亿元,此表明了格力通过优化经销商体系取得部分收益。早期报道显示,在2020年之前,当时董明珠投资珠海银隆10亿中的7.5亿来自经销商,与这些经销商之间关系密切。但随着疫情爆发,以及董明珠尝试直播模式后,她开始推动线上线下的结合,并逐渐将重点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此举导致原本亲密无间的一方成为矛盾激化的一方,如京海互联减持事件所示,其持股比例从1.86%降至6.47%。
此外,对河北地区最大经销商停止供货,也引起了市场关注。而徐自发董事长公开表示,不再做转投飞利浦的事实更是凸显了两边关系紧张的情况。此种渠道变革虽然带来了短期内销售体系调整,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为未来的增量提供新的压力。
最后,还有关于短期债务的问题。去年的短期负债只有193亿,而今年已经增加到了569.6亿,与去年的88.4亿长期负债相比现在已达256.6亿。这意味着尽管目前成绩单看好,但是否能够持续还是个未知数,或许不久后就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