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正经历着面板的集体涨价,笔者发现有些媒体开始唱衰互联网电视,认为电视整机的价格不断上涨,对于以“性价比”为生的互联网电视将是一场噩耗,互联网电视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窄,甚至面临消亡。这种看法给互联网电视绑架了一种错误的定位,诚然互联网电视是以“性价比”杀入市场的,可这并不是它们的目的,只不过是一种迅速铺开市场的手段。而互联网电视的手段显然不止这一种。
我们应该了解到互联网 television 的本质是什么。互联网 television 发生在三网融合的政策趋势之上、内容版权机制逐渐完善的市场之中、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爆发的技术之下。 internet television 充满着“善变”的性格特征,与传统 television 的“稳健”截然相反,因为要刺入一个极度成熟的市场,并打破利益体之间牢固的契约,不得不时刻求变。
internet television 究竟如何“善变”,从去年发生的一些行业事件中,也许能略窥一二。
2016 年消费科技最火爆的是三个词——VR、AR 和人工智能。5 月暴风 TV 发布全球首款 VR 电视;9 月小米发布了人工智能 TV;微鲸和酷开都相继推出了 VR 产品。
2016 年显示技术最高端的是三个词——HDR、量子点和 OLED。在4月乐视发布了 HDR 间接网络电视频道,在今年 CES 上又发布了85英寸量子点电视频道;2016几乎所有的大型生产商都将旗舰产品升级到了对 HDR 功能支持。
2016 年最潮的是两个词——分体与合体。在1月乐视发布了机身厚度仅3.9毫米分体电视频道,在9月小米也推出了分体电视频道,而8月酷开则发布了首款合体电视频道。
2016 年最轰动的是五起合作:鸿海收购夏普、乐视收购 VIZIO、三星收购 QD vision、微鲸入股康佳以及爱奇艺入股创维,其中两大收购都是网络厂商手中的棋子。
尽管 “善变”,但 internet television 的核心主线 —— 内容运营,却从未改变。用会员和内容争夺市场是脱离性价比怪圈之后的一个步骤。
面板涨价表明提高购买门槛,但实际上却促进了行业整合。如果没有面板涨价,一场价格战也不会持续下去,最终结果要么一家独大,要么走向融合。这一点可以通过三星等公司的情况来验证,即使有人喜欢低价格产品,但是像更换手机一样频繁更换 TVs,这样的想法并不切实际吗?
因此,我认为,将摩擦点迁移到内容争夺上来,可以算作 internet television 正确方向上的发展。此外,从两位后来的企业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鸿海带领夏普 Internet Television + 阿里巴巴系统采用 YunOS for TV 内容搭载优酷土豆影视平台。
芒果TV打造爱芒果 Television + 阿里巴巴早先阿里与芒果TV在广告及会员服务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以吸引更多制造商合作,如今芒果TV亲自上阵进入硬件领域,更是对内容合作模式充满信心展现。
Internet Television 都在试图扩大自身内 容版图,而方法不再是像去年那样猛砸巨资购买独家IP,而是在 IP 交由专门负责内容运营企业使用,与其互利共赢。此外,如同乐视、大陆 PPTV 和微鲸这样的以内容起家的 Internet Television 厂商,他们正在积极开发更多新的内容合作项目。这意味着即便存在价格压力,它们仍有机会通过多元化策略来应对挑战,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人口生活方式,同时保证自己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