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1474.89亿,净利183亿,增长显著,但隐忧多端
在白色家电行业共同面临的寻找第二增长曲线难题中,各大企业如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和海尔智家都有着不同的策略。10月30日晚,格力电器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财报,该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74.8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77%;同时实现净利润1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
具体到第三季度,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522.66亿元,比上一年度同期增长11.01%;而净利润为68.37亿元,与上一年度同期相比增加10.5%。与此同时,从美的集团业绩看,这份财报也显得相当亮眼。不过,从根本原因来看,即便是如此良好的财报表现,格力的业务仍然受到地产周期影响。
那么,在美的集团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解释格力电器能够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位数增长?答案之一就是销售渠道的变革。这意味着部分盈利增幅来自于经销商体系内“挤占”的空间。
根据财报显示,在2020年之前,格力与经销商之间维系着密切关系。在董明珠投资珠海银隆10个亿时,有7.5亿资金来自经销商。这表明了董明珠与经销商间紧密合作的历史。而当疫情爆发后,一场全球性的转变不仅改变了全球市场,也重塑了传统销售模式。董明珠尝试引领直播带来的“甜头”,并开始探索线上线下的结合方式,为经销商提供路径体验。
然而,这种转型并非没有代价。在推动线上的销售提升之余,对现有的线下门店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压缩,使得原本亲密无间关系出现裂痕。一例是京海互联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1.1亿股,而京海互联正是重要的经销商伙伴之一。此次减持完成后,其持股比例降至6.47%。此举本身就透露出一些问题所在。
除了这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包括对河北地区最大的经销商停止供货,以及河北总经销长徐自发公开表示不再做转投飞利浦等事件。这些迹象表明,即便渠道变革给予短期内一定效益,但对于未来的增量依旧存在挑战。此外,还需要关注的是短期债务问题,由于负债水平急剧攀升,这可能成为未来潜在风险的一个因素。
综上所述尽管成绩喜人,但是否能持续成果则是一个未知数。不久后或许会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