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监控AI引领地铁安全新篇章智能安全监督员展现无人机视角

在北京的地铁二期规划建设中,12条线路和263公里的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完成后,首都地铁的总里程将达到1374公里。这项巨大的地下交通项目安全是最重要的考量点。

近日,国家应急管理部与团中央合作,将“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授予了地铁17号线06段,这为北京的地铁建设带来了荣誉。此举得益于信息技术,如“智管云”和“可视化交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手段,使得地铁17号线06段施工情况实现了实时监控,从而有效预防并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通过创新性的“互联网+施工”的方式,工地的情况变得清晰无遗。这个标段是如何成为安全头筹的?答案是借助于“智管云”和“可视化交底”等信息技术,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并且推出了一个新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将整个过程转变成一种虚拟现实体验,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

记者访问中铁22局集团17号线06段项目经理朱占魁时,他正使用手机上的“智管云”APP来查看现场情况。“116个摄像头遍布每个角落,以形成全覆盖视频监控。”朱占魁解释道,“这样做让所有监管人员对现场有完全把握。”

17号线贯穿北京中心城南北方向,是一条连接通州、东城、朝阳、昌平四个行政区的地铁干线。其中望京西站是一个岛式车站,与即将建造的望京西综合交通枢纽相连,它直接与北四环东路主路及匝道桥接触,有着复杂的地质结构。

为了保证这项复杂工程中的安全,以及确保未来运营期间没有任何事故发生,项目负责人采用了智能信息手段来传递潜在风险,并优化了无纸化传递流程。他们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集视频监控、隐患排查以及数据分析功能为一体的手机应用程序,将互联网和施工结合起来,使得安全管理更加智能化。

此系统被安装后立即展现出其价值。在火灾多发季节,一名工作人员发现火花四溅并报警,最终阻止了一场可能的大火爆发。这不仅显示了该系统能够实时直播,而且还具备分析隐藏问题的大数据能力,可以根据类型、队伍、工区等因素自动整合成图表并更新分析结果。

随着时间推移,该系统使得地铁路線建设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不再需要耗费数天来统计大量数据,现在可以随时获取最新趋势图表,从而实现动态性、高效性以及模式性的管理。此外,该系统还减少了作业人员打马虎眼或找借口的问题,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即刻捕捉到,并且必须迅速处理问题所产生的一切隐患。

标签: 智能输送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