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地铁建设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提升了安全性。最近,地铁17号线06段被授予了“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的称号,这是由国家应急管理部和团中央共同颁发的荣誉。这个标段的成功得益于“智管云”和“可视化交底”等信息技术,它们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从而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项目经理朱占魁通过手机上的“智管云”APP即时查看工地情况。这款APP配备有116个摄像头,无死角覆盖每个角落,确保监管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对现场进行有效控制。17号线贯穿北京市中心南北方向,是一条重要的地铁干线,而望京西站则是换乘三条地铁线路的地方,其设计极为复杂且环境敏感。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并确保日后运营无忧,项目团队采用了一种名为“手机实时管安全”的创新方法,即使用智能信息手段传递潜在的安全风险,并优化无纸化流程。这使得整个工作过程更加高效和透明。
系统安装后,“智管云”成为了项目中的关键角色。在火灾多发季节,一名工区安全主管杨涛发现视频画面显示火花四溅,当即迅速报告并前往现场制止违章作业。此事让所有工人意识到,即便技术员不在场,也有着紧密监控他们行为的手眼。
此外,“智管云”还具备分析隐患的大数据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时间、地点等因素提供趋势图表,以支持更精准的情报分析。这种模式已经将地铁建设推向了人工智能时代,使得考核变得更加动态、高效,便捷,同时也减少了造假或推诿的问题发生。
总之,“智管云”的应用使得整个施工过程更加透明、高效,并且减少了侥幸心理,让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将潜在风险彻底消除,从而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此举不仅提升了当前项目的执行力度,还为未来的地下交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