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周期下,三一重工的故事犹如孤帆远影,我们追寻着那些在上海机器人行业风雨中的守望者。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背后的故事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份情感共鸣之中,寻找那颗不屈的心,探索那些最好的公司和最坚强的人。
文章开始于对三一重工的描述,这个作为国家名片的“中国制造”代表企业,在工程机械板块内享有盛誉。但随着2020年销售超过10万台挖掘机并首次获得全球挖掘机销量冠军后,它在2021年却陷入了困境,其股价连续下跌至16.2元/股,最终市值蒸发2700多亿元。
文章指出,虽然机构投资者操作相反,但个人仍旧选择抄底,而这个过程中大量投资者被埋。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从2020年的33.46万股东数到2021年的115.03万,有81.68万新增股东,但股价却不断下降。这表明,即便是业绩良好,也难逃市场预期和宏观政策影响。
接着,文章分析了工程机械板块与基建、地产、矿山等重大工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领域对于宏观政策敏感性。它提到尽管三一重工是行业龙头,但也无法抵抗周期性的波动。在国内,最能够拉动工程机械板块的是基建,其次是矿山和房地产,而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导致需求减少,这种拉动逻辑短期内不可靠。
接下来,文章探讨了哪些因素可能拯救下行中的工程机械,比如资源板块高景气状态带来的需求增加,以及新能源技术更新换代可能产生的新的需求增长点。不过,这些仅为逻辑推测,没有具体数据支持。
最后,该文以2016年三一重工迎来行业复苏作为例证,并指出当前挖掘机月产量增速疲软以及可能出现老化或批量换代的情况。此外,本文作者刘超然表示,与此同时国家基建板块逻辑或将发生转变,大兴土木可能不再是主流,而新基建则逐渐成为“基建”的主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