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记者贺俊通讯员杨婷婷)在昨日下午,刚从武汉归来的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郝晓光,在向记者展示照片时,展现出他首创的竖版世界地图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丽景象。拍摄中的这幅照片,是郝晓光非常感谢朋友扎西次仁冒险攀登时带上的那份特殊礼物。
400多年来,中文世界地图一直以横版形式存在,而2013年9月,郝晓光主编的竖版世界地势图正式问世,以其独特的设计,为传统的地理思维模式开启了新的视角。该竖版世界地图沿着北纬15°将地球仪切割成南北两个半球,从而克服了传统地图无法全面展现南、北半球地理关系的问题。这一创新不仅颠覆了人们对横向地图思维模式的依赖,也极大丰富了我们对于全球性问题认识和处理能力。汉产竖版世界地图已经成功重印12次,并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之一。
5月9日,当郝晓光前往进行藏南地区的地名研究时,他得知知名登山健将扎西次仁提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想法——携带竖版世界地图攀登珠穆朗玛峰。在考虑到高海拔环境下的每一步都充满危险后,郝晓光专门准备了一份小型化的地形模型,这样便能确保安全同时也实现这一壮举。最终,在扎西次仁第14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后,这一记录被写入历史。他成为国内最多次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选,同时也是国内外众多科学考察团队所公认的一个宝贵资源。
据悉,这款新编制的小型化竖版世界地图不仅在国家科考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领域。此外,它在我国南极和北极等重大科学考察任务中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为我们的国家 科学发展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链接: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90530/ctdsb3341743.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