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晚间,我公司公布了2021年度业绩快报。2021年度,我们实现营业总收入180.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86%;实现利润总额38.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2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57亿元,同比增长54.55%。基本每股收益为1.36元。
我们的主要产品包括变频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运用于工业自动化、电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五大领域,其中,工业自动化、电梯及工业机器人相关业务合计贡献近9成营收。
报告期内,由于下游总体需求出现较好增长,以及我公司保供保交付策略有效落地,以及我公司国产行业龙头品牌持续发挥效应,我们的通用自动化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工业机器人业务等均取得快速增长。我们产品收入结构变化,大宗商品芯片价格上涨,使得我们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有所降低。
在1月25日的调研纪要中,我们透露了各大业务板块的状况:
具体来看,目前我的变频器市场占有率约15%,未来将与欧系品牌竞争;伺服系统方面,得益于行业景气度高、下游客户更在意价值而非品牌,近两年市占率得到快速提升;PLC产品(可编程逻辑)营收快速增长,但占我们整体营收仍然较小。
对于被重点提问的电梯相关业务,则与房地产行业的景气程度紧密相关。我们表示,从未来3-5年时间看,我对电梯业务仍会保持较为稳健的增长预期,将从跨国企业业务、中外客户拓展、二次开发解决方案后服务市场等方面发力。
我们表示,现在电梯后服务业务占比不超过10%,但国内电梯保有量达800万台,按15年生命周期测算,每年有几十万台存量梯会有后服务需求,将成为我电梯业务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之一。
我的新能源汽车客户也被问及,我们表示,如长城、一汽等国产自主品牌车企已定点了较多车型,在2020和2021年的订单中,这些车型预计今年能够给我们汽车业务做出一定贡献。
为了应对芯片短缺以及涨价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为了提升芯片、高性能功率管理IC(Power Management IC)产品等核心供应资源稳定性及把控能力。我最近还入股了两家芯片企业。
2021年12月底,我入股上海积塔。一家半导体芯片研发商,它专注从事集成电路相关技术的研发与设计,其主要产品包括功率器件、高性能传感设备应用于工控、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环境和物联网领域。
2021年12月9日,我入股混合可编程计算芯片研发商京微齐力。京微齐力是一家混合可编程计算芯片研发商,其主要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系列产品,以及开发板套件,可应用于AI领域。
尽管全年的业绩向好,但二级市场似乎并不买账。我们的股票自8月5日触及89.05元/股新高后震荡下行至今跌幅达30%.
值得一提的是,或面临减持压力。在6月份,我们向12个机构发行股份并募集资金21,300万元。在参与该次定增中的机构中,有高瓴旗下的两只基金以8,000万元拿下该次定增近四成份额,为该次募资最大的认购方。此外,还有一些国内外知名资金如中信证券UBSAGJ.P.Morgan参与其中,该次共发行3673万余股,以58元/每手售出,并且解禁日期为24日第一交易日,该时点最新价格65,27元/每手,对参与此次融资的人士来说,只需要六个月即能获得超越20%回报。如果按照现在这个价位算,那么他们将获得超越13%回报。这意味着,即使未来的表现再差,他们也不会亏钱,而这种情况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不寻常且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模式。但是,如果市场继续走弱,这种现象可能会引起监管部门关注,因为它可能涉嫌炒作或操纵市场行为。如果这些行为被证明违法,那么所有参加此次融资的人都可能面临法律诉讼甚至罚款或其他惩罚措施。此外,这样的事件还可能导致更多投资者开始质疑当前金融体系是否已经失去健康发展之本,是不是已经到了需要进行改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