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德国彼一奇BEG 严旭辉先生KNX助力建筑数字化生活空间智能化新篇章

KNX是智能家居和建筑控制领域的国际开放标准,也是中国国家标准GB/T 20965-2013。它在欧洲拥有近30年的市场经验,进入中国已经有20年了。在这二十年里,KNX从豪华住宅上海汤臣一品、佘山世茂,一直到大型体育场馆如鸟巢水立方,再到全球最大的单体建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不断推动了KNX在中国智能建筑市场的发展。

随着国家对智慧城市、社区、智能家居的支持,以及新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兴起,大量互联网公司和厂商涌入,激发了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竞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KNX中国组织与会员深入探讨当前热点话题,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德国彼一奇BEG总经理严旭辉先生

记者:您提到了生活空间,您认为现代人如何理解“生活空间”,并且哪些技术将影响或正在影响我们的生活空间?

严旭辉:我所指的是家庭以及工作学习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占据我们绝大部分时间。最初人们把家看作钢筋水泥结构,然后装修后添置物品,使之温馨舒适。但现在科技让建筑变得更加“有生命”。通过技术,我们可以让房子成为伴侣,让它们能说话、动起来。这种趋势叫做“数字化”、“互联”,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人性化。

例如,当第一缕阳光出现时,它会自动开窗;夜幕降临时,它又会关闭窗帘以保证私密。同样,在办公室中,如果天色变阴,它会调整照明;当天空晴朗或你离开时,它又自动调节照明。这就是“互联”的体现——一种更高级别的人性化体验。

要实现这一切,最关键的是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需要数字化和标准化,就像钢筋水泥一样成为基础组成部分。而作为全球唯一开放分布式智能楼宇控制标准的KNX,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您提到的感应器功能多样,有哪些特点?它们如何帮助我们实现更多功能?

严旭辉:彼一奇(B.E.G.)自1986年研发移动感应器以来,是全球领先企业之一,我们专注于感应器创新。在2017年,我们推出了第六代产品,其中包括11类20款全新的感应器产品。此外,每个环境都需要不同的感应器,比如小空间、大空间、高处等不同环境设计不同的传感器。此外,还有一款集成了4路红外传感器,可以探测5米*40米区域非常适合长走廊使用。而迷你型或者纯平设计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此外配件齐全,如遮挡片工程人员可轻松定位范围,以及对设计师友好的BIM模型支持也是优势所在。

记者:您觉得哪些应用尤其贴近大众生活,并能为他们带来舒适安全便捷?

严旭辉:我们的主要应用是在照明精准控制上,以确保健康工作状态。当有人靠近桌面就会自动维持500流明以上照度,而不有人的时候则关灯节能。此外还用于卫生间门厅厨房连廊阳台等区域进行照明自动化操作,可以减少手动开关繁琐操作。

此外还有会议预定系统暖通设备等多种应用。

记者:未来公司计划怎样的合作与推广?是否愿意加入校园计划帮助建立实训基地培养更多技能人才?

严旭辉:我们很重视本土服务,因为服务必须快速有效。一方面我们引入最新产品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针对国内市场细分解决方案未来几年将持续加强对中国市场投入。我们参与每个国家KNX协会活动,对于本地合作非常积极而且加入校园计划培养专业人才也是我们的愿望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