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价值: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与评估方法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39116-2020)和《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GB/T 39117-2020)自2021年5月1日实施以来,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两项标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涵盖了等级、要素、要求以及评估方法,从而为企业提供了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的明确路径。
(一)等级:分步实施,层次清晰
智能制造不应急躁,而是应当依据问题和价值逐步推进。标准提出五个不同级别——规划级、规范级、集成级、优化级和引领级,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并且高等級的要求包含了低等級的全部内容。这意味着企业可以从基础流程管理开始,然后逐渐对核心业务进行改造升级,最终实现符合自身需求的智能制造愿景。
(二)要素:抓住四大要素,注重矛盾处理
首先,要掌握P(人员)、T(技术)、R(资源)、M(制造)四大要素。标准强调决策层需有远见并建立相应组织结构及人才支撑;其次,要回归于核心,即结合投入产出比应用技术并配备适宜装备网络,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 manufacturing 技术深度融合,对于促进新的模式、新业态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将这些技术应用到业务环节中以产生效益。
(三)成熟度要求:目标导向,不盲目追求高等位
虽然高水平能量占比不足7%(来源于公共服务平台数据),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都需要达到这个水平。根据行业属性、生产方式规模和业务范围差异,标准鼓励企业找到自己发展需求所需路径,而非盲目追求某个固定目标。此外,在考虑成本质量效率时,也不能忽视实际操作效果。
(四)评估方法:支持拆解组合,便捷诊断
为了满足不同行业多样性,《GB/T 39116-2020》通过权重机制解决千差万别的问题,使得评价更加灵活可行。此外,它还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系统性的诊断工具,无论是设备单元还是车间工厂,都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政策制定和监管执行。
二、应用价值:典型场景展现
作为连接政策与产业桥梁市场与政府枢纽,《GB/T 39116-2020》的实施不仅影响到了上述几个方面,还广泛地涉及到各行各业:
(一)公共平台区域体检
基于这两个国家标书籍开发出的“smart-manufacturing-assessment-platform”为公司提供全面的自我诊断,并实时展示弱点以及全国或行业内相对位置,这对于主管部门快速了解区域内每家公司的情况至关重要。
例如,无锡市自2018年成立后,就推动超过4300家规上企业开展自我诊断,并连续两年颁布分阶段补助政策,大幅提高了无锡地区工业整体水平,从最初的0.86分增长至1.27分,并培育出了国家示范标杆企業。
此外,江苏赛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于这两个国家标书籍在江苏省吴江区吴中区昆山市,对30家服务机构进行了严格监督,以保证资金使用效益。
(二)柔性裁剪,一致诊断
这些标准还使得地方工信主管部门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现场车间或工厂的大规模诊断工作。这减少了由于不同的机构使用不同的标准而导致的问题,比如报告套娃走马观花,这些都是过去常见现象。
当前部分机构已经利用这两个国家标书籍在无锡山西扬州苏州等地开展了一系列成功案例,如江苏赛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他们通过这些标准来监督30家服务机构,同时保障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总之,《GB/T 39116-2020》及其配套产品,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率、高质量的手段,可以帮助中国实现产业转型升-Leveling,加速经济社会发展,为全球供应链做出贡献。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项目和案例,以此继续推动中国成为世界上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