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物流仓储革新的大潮中,阿里云引领的物流大模型联盟正式成立,为行业增效降本提供强劲动力。自2023年起,大模型已被视为重塑多个行业生产力的关键工具,物流领域也不例外。多家物流平台和企业开始探索“物流+大模型”模式,以寻找落地应用并实现业绩提升。
"科技是新时代物流最大的生产力,增效降本的利器。”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表明了这一观点。他强调,阿里云致力于成为AI时代最开放的云服务提供者,并期待通过“物流智能联盟”的成立,加速大模型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从而为行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随着《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的修订实施,以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快递与电商产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精打细算的快递企业如何实现成本下降?刘伟光认为,这需要业务规模扩大以提高边际效益,同时提升设备投资、IoT技术以及边缘计算能力,以逐步减少成本并提高效率——先追求增效再谈降本。
据统计数据显示,网络零售业务量增长了57倍,而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长了71倍。这场数字化革命由电子面单引领,其标准化系统不仅解决了数据采集问题,还促进了自动化分拣设备、实时追踪包裹信息以及智能客服等技术应用,使得快递交付时效从周到天,并且不断减少交付成本。
作为人工智能AGI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大模型将重塑智慧 物链。在圆通速递方面,他们已经开始迈向全面人工智能化时代,其YTO-GPT加盟门店日活超过80%;G7易流则覆盖了82%的大型货主和运营公司,其首席科学家王守崑透露,他们的小范围测试识别准确率达到了100%,超出预期。
然而,大模型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仍然存在挑战,不仅需要大量高质量的行业数据,也需要有效基础设施支持,如阿里云这样的公有云服务。而如何让整个行业享受到技术红利,则是未来的必经之路。借助大模型这个性质上的生产力工具,对整个物流产业进行变革,是所有相关企业共同追求的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