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累积了三万元的消费,经过反复思考和总结,制定了一份关于iPad选购指南。这个过程中,我曾经犹豫不决,不知该选择三星S8还是iPad Air。在社会的各种场景下,我尝试将我的需求与使用习惯融入到选择中。
我最初购买的是一台支持蜂窝网络的iPad Air,加上Apple Pencil和Magic Keyboard,这套装备让我能够记录网课重点、汇总读书笔记,并偶尔追剧。但随后我又被11英寸搭载M1芯片的iPad Pro吸引,那时它完美地兼容了我的笔记和键盘,因此我决定卖掉了原来的iPad Air 4th换成新款。
然而,仅几月之后,我对12.9英寸的大屏幕感到迷恋,无论是学习还是娱乐,大屏都显得不可或缺,所以我再次更换成了这款大尺寸的iPad Pro。直至最近,一年一度的消费周期结束时,我意识到64GB版本第五代iPad Air已经足够满足我的需求,所以我决定放弃大尺寸 iPad Pro,重新回到Air系列。
通过近一年来不断变化的心路历程,以及不断比较不同设备之间功能差异,我深刻体会到了“除了iPad你还有什么?”这一问题对于真正需要一个独立电子设备的人来说尤为重要。这包括确定是否真的需要购买一个新的iPads以及如何正确地利用它进行文字输入、手写笔记等任务。此外,还有哪些功能是我实际上并不需要或者几乎不会用到的伪需求?
苹果产品通常以其高质量视频宣传而著称,但这些宣传往往会创造出一些潜在用户可能并不真正需要但却被说服去购买它们的情绪。比如,对于那些主要用于学习工具的人来说,即使是Pro版本也无法提供额外价值,因为他们对摄像头性能没有太多要求,而重量则成为减分因素。而且,有些高级功能,如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技术及XDR显示屏,在某些场合下可能并不是必需品。
最后,在考虑Apple Pencil和Magic Keyboard组合售价超过3000元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仔细权衡,以便确保我们的投资回报率。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流媒体观看而非生产力工具,那么这种投资是否值得?
正如苹果所强调,“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但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将平板电脑作为生产力的关键工具之一。大部分用户依旧视其为长期使用的大屏流媒体播放器,而不是学习提升助手。即便如此,也许未来的发展能带来新的爆点,让平板电脑走向更加主流的地位。不过目前,它们似乎仍然深陷在提供流媒体服务这一角色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