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的那些日子:从书本到实践的转变
记得刚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时候,我总是觉得这个地方有点特别。学校的小巧,但充满了活力,每个人都好像有着自己的故事。我是一个文科生,来到这所以工程为主导的学院,我对自己能适应环境感到有些怀疑。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这里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它成为了我人生旅途中的一块重要拼图。
我的第一堂课是在机电工程系,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如何使用工具,更别提动手操作设备了。那天晚上,当教授讲解机械原理时,我坐在后排,一边听一边想,这个世界真大,有些东西是我们书本上永远也学不到的。
第二个月,我们开始进行实验室实习。我的心跳加速,因为这些设备看起来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未来科技。而当老师指导我们一步步地完成任务时,那种紧张感慢慢消失,被一种既兴奋又期待的心情取代。在那个小小的实验室里,我学会了什么叫做“现场解决问题”。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项目越来越复杂,从简单的电路设计到更为复杂的大型机械系统设计。我开始意识到,学习不再只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掌握技能,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当我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时,那种“哦,看懂啦”的瞬间,比任何高分都要让我兴奋。
到了毕业那年,我们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科技创新展览。在那里,我见证了同窗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曾经在教室里学过的事情。每一个展出的作品都是对知识的一次升华,也是我眼中的另一个自信之源。
离开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后,不管走向何方,都会带着这段经历和那些朋友一起前行。这所学校,它并没有改变我成为谁,但它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现在的人生态度——从书本到实践,从理论到应用,从懵懂无知到踏实前行,是不是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