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手机入网许可引发市场关注:传统电器厂商智能家居布局与BAT竞争
随着新一代格力手机通过工信部的入网许可,格力在手机市场的再次出手,让人不禁思考其背后的战略考量。事实上,格力的移动通信业务并非偶然,它更是对未来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的一种铺垫。在此背景下,不仅仅是格力,还有包括美的、海尔、TCL等传统电器厂商纷纷展现出他们对智能家居领域的野心。
然而,国内互联网巨头如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早已在智能领域布下生态圈,他们不仅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技术资源,而且已经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上积累了宝贵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电器厂商是否能够成为智能家居行业主导者,其实力是否足以与BAT竞争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据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840亿美元,比2016年的720亿美元增长16%。预计到2023年,这个数字将达1550亿美元。这无疑为电器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为了在这个趋势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些传统电器企业开始从产品层面向技术层面转型。比如海尔聚焦“零距离”服务,而美的是通过收购德国库卡等方式进入上游机器人领域。此外,有些企业还试图做芯片或手机,以便更好地掌控整个供应链。
尽管如此,由于缺乏完整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以及无法像BAT那样打造平台化服务,与BAT相比这些传统企业仍处于劣势。而对于消费者的来说,他们期待的是更加互联互通、高质量兼容性的设备,而目前这种情况尚未完全实现。
BAT作为行业领导者,在智慧城市到自动驾驶,再到智慧医疗等多个方面都展开了广泛布局,并且投入大量资金和人才资源来加强自身能力。它们挖掘全球人才,并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大数据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服务。而至于国际巨头,如谷歌与京东合作,或苹果推动Homekit进入中国市场,都让人们看到了海外公司对中国市场潜力的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产业布局上,未来谁将成为最终掌控者并不明朗,但可以预见的是,这场竞争将会极大地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高效、安全且便捷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