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格力手机通过工信部入网许可,引发市场讨论:传统电器厂商抢夺入口,智能家居掌控者将鹿死谁手?格力手机并非首次,但在全球市场下滑背景下是否战略失策?实际上,这反映了其对未来智能家居市场的野心。其他如美的、海尔、TCL等电器厂商也纷纷布局智能家居。
然而,国内BAT早已在智能领域布局生态系统,而华为、小米等品牌则在产品线中积累经验。在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家居的情况下,传统厂商能否成为主导者,他们有足够实力竞争?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发展,将来高度人工智能的生活是理想状态。据Strategy Analytics报告,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960亿美元,并预计2023年达到1550亿美元。
电器厂商早已行动起来,如海尔聚焦“智慧家庭”和“互联工厂”,美的则以“智能制造”为新动力点。一些还尝试做芯片或手机,如康佳集团成立半导体科技事业部。
尽管电器厂商布局全面,但与BAT巨头相比,他们不够强大去争夺流量入口。BAT巨头们在平台和硬件上共同打造生态平台。而现在 BAT正在竞争的人工智能目标,其中百度最早布局阿里其次腾讯最后。
目前BAT的竞争对手难以确定,它们已经超越边界,从城市管理到交通,再到医院,都改变了过去认知。它们投入大量资金资源和人才挖掘全球范围内的人才,比如阿里巴巴内部专门挖掘美国高校教授的小组,其目的是让这些人进入阿里巴巴体系甚至加入阿里巴巴。
因此,对于BAT来说他们在smart home领域布局是整个行业层面的,而不是简单地竞争流量入口。而对于电器厂商来说,与其去竞争,还不如真正做好smart home 电器,以产品赢得消费者市场才能站稳脚跟。
当前虽然smart home 市场潜力巨大,但没有引起真正火爆,因为各自推出的平台画地为牢,都想成为这个行业的平台掌控者。但现实情况是标准化未统一,同时不能像电商领域实现对硬件产品与供应链掌控,使得smart 家庭无法实现接口上的互相联通与兼容。此外很多只是蹭热点,没有真正吸引消费者的高质量产品。
目前国内尚未有哪方占据主导地位,在它还未被瓜分的时候,其实海外公司也是充满野心,比如谷歌就跟京东展开合作,为中国市场销售Home系列音箱显示谷歌觊觎中国smart home 市场。这意味着海外谷歌亚马逊苹果都有自己的smart home 平台尤其是苹果homekit为了进军中国市场简化了认证流程研发门槛开发测试工具降低了产品开发门槛要求一降低就增长了近百款产品
不得不说苹果目前在中国市场的运作能力供应链品牌声誉与产品认可度都有自身优势尽管BAT本土优势明显但苹果近几年积累优势也愈发明显像iOS系统一样占据smart home 平台这份实力还是足够关键就是看谁它能够最终成为行业标准谁才真正成为smarthome 行业主导者当前bat 实力的确具备关键就在看誰它們最終成為行業標準誰才真的成為smarthome 行業主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