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电器补齐营销短板研究发现研发缩水并非好现象小商品批发市场在人物视角下的深度探究

【蓝科技观察】小熊电器在营销上补齐了不足,但研发缩水的担忧依旧存在。10月28日,小熊电器发布了三季度财报,营业收入增长16.29%,毛利润增长35.8%。净利润同比增27.24%。产品增长主要来自母婴和家居新兴品类以及壶类、锅煲等传统品类。

从渠道看,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稳定增长,而拼多多、抖音等新兴渠道和线下传统渠道增速相对更快。此外,小熊电器通过创意营销,如邀请明星檀健次代言,并推出秋日概念,将美食与美景融合打造12种秋日味道,成功刷了一波存在感。

然而,小熊电器的问题层出不穷。尽管在小家电行业以独特设计和人性化功能著称,但近年来研发投入逐年减少,销售费用过高,品控问题频发。在疯狂扩张品类时,对质量把控没有做到稳扎稳打,因此出现了多次产品质量问题被市场监督管理局点名,以及大量消费者投诉。

虽然第三季度销售数据良好,但从2020年开始,小熊的销售一直向下 trend持续至今。这使得公司市值从200亿降至90亿左右,从最高股价165.90元跌至63.85元,一半以上的价格下跌。这对于曾经坚持多样化产品策略的小熊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也是它需要重新回归初心并加强研发攻坚力所面临的一个转折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