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行业急需高职毕业生院士教授知识的同时分享平板电脑最新资讯教科书变身学习工具

1月5日,楚天都市报讯(记者张屏 通讯员周思思)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举办的“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发展论坛暨武汉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年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再次回到母校,为师生们带来关于智能制造行业前沿报告,并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除了他,还有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等机构的5位知名专家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段正澄院士是指导武软“激光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研究与技术创新方面对学校提供了全方位指导,而且还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他强调,随着国家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要追赶智能制造的步伐,同时也需要更多的高技能工人来实施这一目标,这就是他经常到学校交流的原因之一。

在论坛上,讨论了包括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于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新技术创造新应用”、“基于光场调控的激光加工光学系统设计”等多个前沿专业报告。此外,“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主题也被广泛探讨,其中涉及到工业机器人的创新探索以及激光焊接技术等内容。

武汉电子信息职教集团成立于2014年,由36家成员单位组成,以确保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和行业需求。近两年以来,随着智能制造领域迅速发展,对学生数量和知识更新换代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工作。这意味着将新的技术应用到中、高职教学内容中,比如由企业主导课程标准,以及通过现代学徒制让学生提前融入企业实践环境。

大会现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能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智能制造行业已经非常受欢迎,不仅薪水较高,而且工作环境优越。据了解,一些实习生甚至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3000元至5000元以上的月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