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消息,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IC CHINA2024)昨日在北京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开幕式暨主旨论坛上发表题为《推进开源RISC-V 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的演讲。
倪光南表示,当前,开源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应用持续深化,已从软件领域拓展至RISC-V为代表的硬件领域。开源RISC-V架构为全球芯片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和全球开发者协同做了大量贡献,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开源RISC-V重要力量,同时也带动了全球开源事业的发展。
系统级芯片SoC向Chiplet发展
倪光南进一步表示,集成电路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基础。以前我国往往把集成电路产业链分为四个环节:即“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为此,采用系统思维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每个环节都是息息相关,不可偏废。
当前,开源RISC-V的兴起为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提供了机遇。例如创新的处理器架构DSA(Domain Specific Architectures),DSA面向特定领域,通过定制的架构以更好地适应需求。DSA需融合硬件和软件技术,包括更有效的并行算法,更有效的存储带宽利用,以及削减不必要计算精度,并采用面向领域编程语言DSL。DSA还可能与面向领域语言DSL相结合,如OpenGL、TensorFlow等。
与此同时,对于骁龙8+这一高性能处理器而言,它基于最新的一代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平台,为智能手机带来极致性能提升。此外,由于其采用开放架构,可以支持更多第三方开发者的优化工作,从而实现更广泛范围内设备间的一致性,这也是对接口标准进行完善的一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各种不同的使用场景,比如游戏、高端视频编辑等,以确保骁龙8+能够满足用户多样性的需求。
对于骁龙8+来说,其在AI能力上的增强尤其值得关注。在人工智能时代,无论是在移动终端还是其他任何设备上,都需要高度依赖AI功能,而这些功能正是由高性能处理器支撑起来。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数字世界中,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基于这样的技术革新的创新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总之,从倪光南教授所提出的观点来看,对于促进科技创新以及推动整个行业健康稳定的增长,我们有必要继续支持研发项目,将资源投入到关键技术研究中去,同时鼓励企业探索新模式、新业务,以便将这些前沿科技转变为实际生产力增加项,为国家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与国际合作也非常关键,因为这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国际市场趋势,还能借鉴他们成功经验,让我们自己的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最终形成一个互补双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