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里,美国政府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未来感到极度焦虑。媒体上充斥着美国在芯片制造方面落后于台积电以及失去了生产尖端芯片能力的报道。这种焦虑一方面源于与中国竞争的地缘担忧,另一方面是美国似乎真的失去了生产芯片的经济优势。
D2D咨询创始人Jonathan Goldberg认为,这个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而非技术问题。也就是说,当下的英特尔仍具备生产尖端芯片的技术,只是从经济角度看,这门生意并不划算。
英特尔在芯片制造领域拥有最好的设备并且积累了深度的行业认知,只是他们无法以盈利的方式生产18A、3nm芯片。这意味着尽管英特尔拥有领先技术,但没有足够的激励来投入到这些新工艺上的研发和量产中。
现阶段,美国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是,如果因为爆发军事冲突却无法自主生产尖端芯片,且台积电停止为美国生产芯片,或将直接威胁,对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如何支持国内半导体产业,以确保国家安全不受外部因素干扰。
此时英特尔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恢复自主生产芯片的能力?假设政府愿意投入足够资金,则恢复过程会迅速进行。不过,在恢复初期,良品率将非常低,而政府如果能弥补这一部分损失,以固定的价格购买只有5%-10%良品率晶圆,就可以让英特尔有“喘息”的机会,以此进行工艺优化。
在半导体行业,产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只要能承受住大量不良晶圆成本,就可以获得足够经验优化工艺,以此提高良品率。台积电崛起的一大原因,就是其成功利用了新台币带来的间接补贴,以及有效地把这笔优势投入到了人才团队建设中,而不是浪费在与核心业务关无关的一些收购上。
对于其他厂商来说,如三星,其应对策略不同,它选择把货币优势用在其他地方,比如内存业务上。此举虽然可能导致晶圆厂需要更多财团支持,但短期内内存业务对于整个集团来说更为重要,因此这是一个权衡决策的问题。而对于英特尔或任何希望参与全球半导体竞争的大型企业来说,都需要外界支持才能继续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