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里,美国政府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未来感到极度焦虑。媒体上充斥着美国在芯片制造方面落后于台积电以及失去了生产尖端芯片能力的报道。这种焦虑一方面源于与中国竞争的地缘担忧,另一方面是美国似乎真的失去了生产芯片的经济优势。
D2D咨询创始人Jonathan Goldberg认为,这个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而非技术问题。也就是说,当下的英特尔仍具备生产尖端芯片的技术,只是从经济角度看,这门生意并不划算。
英特尔在芯片制造领域拥有最好的设备并且积累了深度的行业认知,只是他们无法以盈利的方式生产18A、3nm芯片。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挑战,更是一场关于是否愿意投入巨额资金来支持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问题。
现阶段,美国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是,如果因为爆发军事冲突却无法自主生产尖端芯片,且台积电停止为美国生产芯片,或将直接威胁,对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此时英特尔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恢复自主生产芯片的能力?假设政府愿意投入足够的资金,则生产流程会迅速恢复。
但台积电崛起有其特殊之处。在半导体行业中,他们通过高效率和成本控制成功地推动了产量大幅上涨,并且还得益于新台币带来的间接补贴。这使得台积电能够支付员工具有竞争力的工资,但实际上远低于美国同行薪水,从而获得了一笔巨大的、间接补贴。
了解台积电如何取得成就至关重要,因为这对于其他厂商来说是一个难题。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同国家和企业都需要寻找自己的策略,比如吸引外部投资或通过补贴支持自己旗下的企业。而对于三星来说,它选择把这笔意外之财用用于内存业务,而不是晶圆厂,这反映出不同公司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采取不同的战略选择。
无论是在技术还是经济层面,都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事实:为了保持竞争力,每个参与者都必须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并采取行动。此次讨论不仅涉及到单纯的一家公司,也关系到整个半导体行业乃至全球科技发展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