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如同繁星般增多达三倍之多这一数字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工业界勾勒出了一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过去以劳动力丰富为特色的中国等新兴国家,也正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升的挑战,这使得各大工厂加速推进自动化生产,需求机器人如同渴望水分。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预测,未来五年内,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使用密度将猛增三倍,不仅进入全球前十强,还将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市场发展的引擎。

第一金全球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基金的经理陈世杰指出,大多数新兴市场都在经历劳动力减少的情况,因此当地工厂正在迅速转向自动化生产,以工业机器人来补充工作人员不足。例如,EMS的大型制造商鸿海公司在郑州、昆山、深圳等关键生产基地推出了“黑灯工厂”计划;而中国政府也启动了“2025年中国智造”的行动,加剧了对机器人的需求。

国际机器人协会IFR提醒,我们知道,在去年,每一万名工厂工人的中,只有36台工业用机械手,而这一数字让中国排名全世界第28位。但是随着官方的大力支持和政策鼓励,该数字在2020年的数据显示,每一万名工作者就拥有一百五十台以上的工业机械手,将我们提升至全世界前十强。

陈世杰进一步解释说,当我们部署这些高效的人类-机械协作系统时,它不仅解决了由于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改善了安全状况,最终导致每个人的劳动产值增加10%到30%,甚至更多。而且,这些不是带来威胁,而是创造出新的机会,比如无线飞行物体、人类与机械共存以及3D打印技术,它们提供给投资者多样化选择,从而吸引更多资本投入这个领域。

此前的讨论中,一提到投资于机器人们通常都会联想到科技股。但是,如今情况发生改变,有三成左右的机会直接关联于传统科技行业,其余七成则紧密联系于诸如工业、医疗保健、非必需消费品和能源等众多领域,与之相连,使其应用更加广泛且具有更大的潜能。

标签: 机器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