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科蓝海创始人谭良再次荣获殊荣——2018年度“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创业贡献奖”。作为智能视觉领域的先行者,中科蓝海越来越受瞩目。
一位日本世界500强企业总裁曾告诉谭良:“日本产品之所以卓越,是因为我们依赖的不仅是工匠精神,更是机器视觉技术。”这句话颠覆了人们对日本与工匠精神的认知。
谭良自幼就对高科技领域充满热情,他本科、博士都读于电子科技大学,而硕士则是在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专业。高考时,他目标明确:追求可创业的高科技领域。“分数本可以上北大,但我选择了电子科大的光电专业。”
他在研究生期间尝试过七八次创业,最终失败了三四次。他说:“从0到1的理解非常深刻。”尽管有亲友质疑,但他后来的每一次尝试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2007年,他进入智能视觉领域,当时他还在电子科大攻读博士学位。在解决东莞客户的一项需求过程中,他意识到智能视觉在中国未来的巨大潜力。于是,他全身心投入这一行业,一干就是10年,并最终成立了东莞中科蓝海智能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很快获得了中国科技开发院天使投资。
现在,中科蓝海致力于打造全球第一品牌,以连锁实验室新型服务模式做大、做强、做优智能视觉业务,加速技术创新与应用,使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
全国连锁实验室为产业加速试错
“出口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会被重罚,以后的订单就成了问题。”12月初,在广东东莞办公室里,谭良拿着特斯拉功率元件外壳解释说,这个产品要检测上百个指标,以前需要半小时人工检测,现在借助智能視覺技術,只需半分钟即可完成。
什么是智能視覺?它就在我们的周围—人脸識別、無人駕駛汽車和深度學習,這些都是智能視覺技術的一部分。
谭良认为发达国家重视基于智能視覺核心装备,而我国严重依赖进口导致“卡脖子”装备。而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制造业面临双重流出问题——能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大规模向发达国家回流;批量小而品种多难以实现自动化,大规模向更不发达国家转移。制造业双重流出是现实挑战,而且时间紧迫,我们没有太多时间。
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利用大量应用smart vision technology。如今,我国在smart manufacturing and smart equipment发展深度时,为何总感到吃力?谭良认为包括工业控制系统等基础设施,这些事实上可以通过仿制引进吸收快速建立相关能力。但唯独有两个领域不适用这种套路,一是smart vision, 二是材料。
為什麼這兩個領域?因為這兩個領域具有共同特點,都需要大量試錯,要想加速,就只有一個方法:加快試錯,让試错周期变得很短。
現在他的公司正在通過全国产业密集区域设立連鎖smart vision實驗室,为本地产业加快試錯過程。如今,中科藍海已成為業內唯一見證組件齊全、技術能力強、服務響應速度快、方案評估周期短且首家提供公共技術服務連鎖實驗室,有著多項核心技術,全力打造民族品牌的smart vision全產業鏈運營商。
将试错周期缩短至小时或分钟
日本基恩士是一家隐形巨头,它主要生产和销售传感器等相关产品,在该领域是一个全球领导者。
据此,谭良得出的结论是在离客户最近的地方搭建技术服务平台,把“武器库”放在客户门口。他认为,要想实现smart vision technology的大规模应用,就要把应用门槛降低得更低。
目前,中科藍海面對國外同業巨頭最大創新的就在於將核心技術產品如2D及3D相機等结合场景集成为各类技术货架,并且操作简单又能快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将国外巨头以天为单位的试错周期缩短至小时或分钟。这套集成化の技术货架模式已经运用于国内各个连锁实验室未来三年计划设立50个连锁实验室,同时共建专门针对本行业联合实验室,加快提升整个行业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