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四年里,国内空调行业的海外出口经历了快速增长,但今年它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发展势头。然而,这场海外市场竞争已经由最初的众多品牌并肩作战转变为大品牌如格力、海尔、美的和格兰仕等领导者的市场攻防战。在策略上,大品牌除了价格优势外,还凭借综合实力、品质保障以及良好的信誉,为海外商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近年来,国内空调市场呈现出大品牌领先、中小品牌生存空间受压缩的态势。大型企业通过规模化运作、大牌效应和完善网络体系,在激烈竞争中迅速立足并展现出自己的优势。
这一趋势正在向海外市场蔓延,并随着国内企业扩军远征而加剧。据来自三大企业——美的、格力和海尔——提供的情况说明,他们目前出口量已突破300万台。
其中,美特斯巴赫(美 的)的一位负责人透露,该公司今年将迎来超过400万台空调出口量,其中包括与东芝开利合作的大宗订单,以及自主品牌销售额增长,这样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提升了其千万台产能规模化效益。而格力的海外出口也同样坚守不移,保持稳定增长。
尽管如此,小米作为新兴崛起者,在国际市场上的业绩持续红火。一方面,它利用原有的微波炉全球网络和知名度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它充分利用成熟客户关系网和对买家的深入了解,以此在OEM项目中取得成功。
这些大型企业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它们自身综合实力的展示。此外,对整个中国家电行业许多买家缺乏客观清晰认识,再加上近年来的许多空调厂倒闭,让选择合作伙伴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大型企业稳健发展、高生产能力,以及产品质量稳定性丰富性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强大的优势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情报源,从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麻烦,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小型、中小型企业感受到了来自于价格及市场应对能力的大压力。据统计显示,本年度内国家电设备制造商数量锐减38%左右,但总体出口量却保持增加。这无疑表明未来海外市场角逐将集中在几大行业领军品牌,而更多中小型企业生存空间将不断收缩,这种趋势既符合工业发展方向,也真实反映了我国空调制造业整体竞争实力水平增强其话语权。